在慈利县零溪镇两岔溪村有一对不幸的姐妹:姐姐褚松,16岁身高0.95米; 妹妹褚杨,14岁身高0.9米。这一对患有先天性侏儒症的“袖珍姐妹”,幼小的心灵承受着本不应属于她们的生活阴霾;然而,她们又是幸运的,师生的悉心关照,好心人的真情相助,使她们的求学之路溢满了融融的爱意,更使她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步履艰维的求学之路
褚家姐妹出生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小聪明伶俐。然而,当同龄儿童如小苗一样的疯长时,姐妹俩却是“水不动鱼不跳”,这下急坏了老实巴交的爹妈,抱着姐妹俩上县城,跑省城,一个意味着姐妹俩终身残疾的结果惊呆了爹妈:先天性侏儒症。
“再怎么难,也不能让孩子遭罪!”爹妈一边暗暗落泪,一边暗下决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十多年来,爹妈一直坚持接送姐妹俩上学,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在她们简陋的家中,爹妈指着墙壁上贴着的一张张有些泛黄的奖状,无比欣慰地说:“俺两孩子就是听话、懂事。”
爱意融融的求学之路
2003年9月1日,褚松的父母将俩姐妹带到零溪镇中学,请求校长收下姐妹俩。看着那充满渴望的眼神,校长的眼睛湿润了,把姐妹俩交给了有很强责任心的班主任谢建忠、刘珍老师。
由于姐妹俩站着都只有课桌高,坐下来胳膊搭不上桌面,没法写字、读书。谢老师、刘老师立即找木匠“量体裁衣”,赶制了两把椅腿比一般高两倍的加厚、加高的特殊椅子。同时,反复告诉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姐妹一样对待残疾学生,做任何事都要仔细想一想,不能带给她们一丝的伤害。
任课老师也像两位班主任一样“偏爱”着“袖珍姐妹”,上课时,老师有意识要她俩回答问题;课余时间,经常挤出时间给姐妹俩“开小灶”。在老师们的精心教诲下,姐妹俩积极上进,学习成绩一直居于班级前十名。
“袖珍姐妹”在零溪中学不仅得到了学校领导及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且得到了全校同学的真情帮助。她俩所在班的班委会、团支部自发成立了“帮助褚松、褚杨行动小组”,主动抱着她俩上下楼梯,帮助她俩打水、洗衣服、护送回家,同学们抱着她们去出操,背着她们去散步,牵着她们去提水,已成为了校园内一道独特风景线。
阳光无限的求学之路
“作为教育者,我们绝不能把她们作为残疾人对待,要通过引导她们融入学生群体之中,培养她们健全的人格和进取的心态,绝不能让她们产生任何自卑心理。”学校领导反复告诫她俩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无论是体育课、课外活动,还是演讲赛、歌咏赛、学科竞赛,学校都要求姐妹俩“一个都不能少”。在一次全校作文比赛中褚杨所写的《我要飞翔》获得了一等奖,这也是她第一次获奖,当她看到自己的作文被展示在优秀作文展览窗时,褚杨笑了,笑得那样地自豪,笑得那样地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催化剂,也是她们飞翔的翅膀。姐妹俩先后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还加入了共青团。
“袖珍姐妹”的事迹也牵动着社会爱心人士的心。湖南省“三八”红旗手、我市丽芳生态大观园董事长杨丽芳女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这两个小女孩的不幸遭遇而心痛不已,立即驱车赶到学校捐款3000元,并经常抽空来校看望她们,勉励姐妹俩好好学习,表示只要俩姐妹愿意读书,她会一直资助下去。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老师、同学,还有杨妈妈这样的好心人对我们的恩情!”褚松姐妹俩感动地说,“我俩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自食其力、有益于社会的人!”张家界日报通讯员 董波 黎圣辉 向新春
来源:张家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