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开展“三最”调研活动侧记
作者:webmaster 来源:张家界旅游网
春回大地,暖流涌动,伴着慈利县“围绕‘三最’搞调研,排忧解难促发展”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似阵阵春潮,滚过乡村农寨、企业矿厂、田间地头……奏响了一曲曲为民新乐章。
扎实调研听民声
3月中旬以来,慈利县630个行政村和45个社区居委会,纷纷迎来特殊客人——由县直或乡镇干部组成的调研组,他们进驻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从县级主要领导到机关抽调人员共三千多名干部参与了这一活动。活动中,广大干部以扎实认真的态度听民声、送温暖、查问题、化矛盾、解疑难,真正走进群众心中。县委副书记田华玉深入到杨柳铺乡中溪村,同村民一起参加科普兴村活动,倾听群众对科技兴农的意见,就发展藤梨等优质水果做了安排。县水务局调研组一行5人深入全县9处重点工程进行专项调研后,就安全度汛排出了12大问题,确保全县今年防汛工作抓早抓实。
一个月来,全县共已收集10大类300多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城乡居民10多万人。老百姓想的是什么?急需党委、政府解决的是什么?广大干部心中有了数。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全县已撰写调研报告43篇,12位县级领导牵头正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整合政策、带领相关部门认真加以解决。目前已解决110余个,正在着力解决的有100余个,还有三分之一的问题,正在研究解决方案,并提请上级支持。
排忧解难顺民愿
“今年咱们村要修路了,有盼头了。”洞溪乡金竹村村民朱欣国乐得见人就说。偏远的金竹村是全县特困村,人平年纯收入只有400元,县委常委、副县长邢川来到该村调研后,决定筹资40万元帮助村里今年修通6公里村道。循着群众呼声的“第一信号”,全县掀起了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高潮。
针对部分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送子女上学“三难”问题,各调研组共为贫困户送发大米40吨、棉被350床、衣物1100件、帮扶资金7万元,结成帮扶对子310个。龙潭河、国太桥等20余个乡镇开展“春蕾”、“双联”活动,干部职工共捐款4.5万余元资助了220余名贫困学生。针对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县邮政局大力开展了物流连锁配送服务,已为全县农村配送肥料200多吨、种子2吨。针对群众“科技营养”贫乏的情况,县农业局先后在全县31个乡镇就水稻、柑桔培管、牲猪养殖、真假农资鉴别等适时举办了培训班,为群众发放《慈利农业》、《慈利植保》、《病虫害防治通知单》等资料2万余份。县能源办投入资金3200元,水泥32吨,帮助村民建成高标准示范沼气池16口。
加快发展遂民愿
近日,慈利县副县长汪凌来到正在开发的张家界大峡谷,就游道、公路建设问题,水渠、水坝资源补偿问题,景区植被保护列入生态公益林项目等进行了落实解决,以促进该旅游项目第一期工程10月1日前开业。围绕“三最”调研,慈利县把落脚点放在做强做活旅游产业、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富民强县发展步伐上,全县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温泉之乡”、东线旅游建设力度加大;万福温泉二期工程正在筹备,宜冲桥温泉正在洽谈,深圳和田居公司来三官寺开发旅游接待区已正式签订合同;新农村建设加快,今年计划实施通畅工程210公里,修建102个村的通村公路,解决5万人的饮水问题;建设6个产业带、7个产业链,力争65%的村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启动了工业园建设,目前正在完善园区交通、供水、供电设施。慈利县“围着群众转、顺着民心办、合着民意干”的氛围已经越来越浓厚。
改进作风得民心
“三最”调研活动,使干部得到了锻炼,这些干部下到基层后,在调查了解中,发现确实有很多实际问题正在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情感上受到触动,思想上受到振动,务实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县审计局副局长田谊在父亲去世下葬的第二天就直奔赵家岗乡开展调研活动;县建设局派员到县城区10个居委会就城市建设与管理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奔走于村组农家,传授技术,指导生产;岩泊渡等乡镇设立了“民情服务110”,群众有困难,一个电话乡村干部就上门帮助解决,目前已为群众处理纠纷等问题60多个。通过调研活动,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县委民意测评结果表明:认为调研组形象好、作风好的达98%,良好的占2%,没有一名调研组员出现违反“六不”纪律的现象。
作者:汪本莲 李优民 姚 胜 来源:张家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