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当好一名基层文化馆长
作者:webmaster 来源:张家界旅游网
基层文化馆是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中心,展演、服务中心,民间艺术的保护中心,文艺宣传、活动中心。笔者认为,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基层文化馆长,除了具备扎实的文化 基本功外,还要努力做到四要:
一、要把得准“上”与“下”
文化馆处在一个承上启下、左右协调、沟通内外的中间环节,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处理上与下的关系。首先,“定好位”。定好位,还要会定位、定准位。也就是要确立自己的站立点,找准自己 工作中的位置。文化馆长在工作中对上是部属不是附属,对下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同时又是民间团体、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的好朋友。在组织和开展文化工作的时候,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能简单地说“是”。总之,定好位也就是既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又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该做些什么。二要“走好线”。分清“上线”和“下线”,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坚持按程序规定办事,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三要“画好圆”。就是工作要有始有终,形成从活动筹备——开展期间——活动结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圆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向上画,就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要做到事前有汇报,事中有服务,事后有反馈。另一个是向下画,就是对民间艺术团队反映的情况要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能办的要立即办,需要请示的要立即请示,不能办的要立即解释,绝不能不闻不问,推三阻四。
二、要干得好“大”与“小”
从某种角度来讲,文化馆长干的就是“两加一提高”的工作,即“加强文化活动的管理,加大文企联姻的力度,提高群文队伍素质”;一名合格的文化馆长一要不断学习,二要把握全局,三要灵活处理。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思维层次,才可能在工作中领会领导意图,把握工作脉络、同步思维,甚至超前思维。只有把握全局,思路、视野才会宽阔,才可能对全局性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只有灵活处理,把领导的想法充实得更完美。另外,文化馆长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这就决定了文化馆长在出好“大主意”的同时,还必须从小处着手,从现在做起,在工作中把小事情、小环节、小问题理清好、做到位。因此,文化馆长必须要“大主意”出好,“小事情”做好,在出“大主意”上动脑筋,在干“小事情”上下功夫。
三、要抓得实“严”与“细”
群众文化工作平凡、琐碎,但往往是“看着不起眼,出事捅破天”,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飘浮。这就要求文化馆长必须以事业为本,以工作为重,在“严”与“细”上下功夫,切实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文化馆长工作的“严”,说白了,就是既要严己,又要严人。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基层领导,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上级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一言一行,都应是基层群众学习的楷模。同时,文化馆长执行原则不能因人而异,不能遇见上级“变笑脸”,表示乐意为对方效劳;遇见基层“变鬼脸”,表示可以与对方交易;遇见群众“变黑脸”表示不能含糊,没有任何调解余地。工作中的“细”,是相对于“粗”而言的。任何一名文化馆长,都要以对党的群众文化事业高度负责,培养、锻炼自己严谨细致的作风,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真正做到各项工作及大小活动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
四、要看得开“得”与“失”
现实生活中得与失从来就是相依相生的,有时候失去不是得到,得到也意味着失去。作为文化馆长来讲,对待得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一个立志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在个人名利得失上就应该站得高一些,想得远一些,心胸开阔一些,始终保持良好的平常心态。同时,还要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自己 得与失,不能只是片面地强调自己的奉献、付出,还要多看一看自己的进步和提高,找一找自己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这样就会认识到,自己失去的是有形的,得到的却是无形的;失去的是短暂的,得到的却是永久的。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系永定区文化馆馆长 )作者:覃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