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千头万绪,要实观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必须落实张春贤书记“四·一”讲话精神:“把重点建设好”。将澧水风貌带作为城市“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的建设重点,确立澧水风貌带在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地位,是对这一地段所拥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客观选择与顺应,同时还是相关地段居民改善居住条件以及广大市民提高生活质量、共享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成果的一项民生工程,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战术意义。 1、定位休闲型旅游,凸显文化软实力。 定位休闲型旅游,一是发展休闲经济乃大势所趋;二是年均1600多万人次的观光旅游平台,为城区发展休闲型旅游储备了至为可观的客源;三是与核心景区形成互补的客观要求:既然“山上”是世界一流的自然风光,属观光型旅游,那么“城里”不宜再重复“自然风光”的路子和“观光型旅游”的模式,而应通过差异来形成互补,借助天门山、澧水河的山魂水魄,定位休闲型旅游,突出人文气息,“城里”才有看点,有卖点,才留得住人。 张家界是土家族人口大市, 民族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如果说砂岩峰林是“山水张家界”的魂,那么土家文化就是“人文张家界”的根。因此澧水风貌带建设,应充分体观市委书记胡伯俊同志提出的“重点提升本土民族文化特色”和“重点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实现城市形象迅速提升的指导思想。 2、确立景观化原则,大手笔打造特色建筑。 澧水风貌带应以特色建筑群作为主体内容。穿城而过的澧水两岸,系一狭长的河谷地貌,“湘西北山区小城”是对城市风貌的基本认知。所以,照搬平原城市往两岸搞一片绿化带的惯常作法,是行不通的。要将其打造成一条以特色建筑为主体内容的景观带,一条充分展示本土文化风情的“旅游休闲带”。特色建筑即“吊脚楼风格的现代建筑”。 3、关于“半边街”的创意。 永定老城区,旧有半边街,清一色的吊脚楼,几年前建防洪堤才被拆除。建议于防洪堤上建一条吊脚楼风格的“半边街”,大手笔建造极具地域特色、能产生巨大视觉冲击的两岸景观带——十里吊脚楼长街(在澧水大桥北端右侧峭壁地段,则建造吊脚楼风格的绝活——悬空街),让出入城区和景区的游客,一眼就能记住“半边街”——张家界的“城市直观形象”。此创意倘能付诸实施,可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澧水风貌带建成城市旅游之核一举而成为定局。 澧水风貌带包括城区南北两岸的沿河大道及临街建筑、绿化带、防洪堤、水域、桥梁,还包括散布在城区两岸的景区景点和老城区的历史街区。如果用20个字给未来的城市旅游之核——澧水风貌带作一形象定位,那就是:千年吊脚楼,十里半边街,旅游休闲地,诗意栖居乡.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