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情记”
作者:webmaster 来源:张家界旅游网
寒风阵阵,路边的树丛里不时传来几声虫叫蛙鸣;雨,淅淅沥沥,打在身上,急在心里,几束灯光在游道沿线四处急切的搜寻。“廖—先—生, 廖—先—生……”急切的呼唤响彻整个山谷。这是12月3日发生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一幕。这不是应急演练,而是大家在努力找寻一位60多岁的台湾客人廖先生的情景。
现在已是晚上九点半,客人已不见了3个多小时,黑夜、寒风、细雨,还有疲劳和恐惧,60多岁的廖先生身体能扛得住吗?此时此刻他人又在哪里呢?通讯工具无法联系,是迷路了,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种种猜测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里,大家非常着急。电话响了:
“金鞭溪找了,没发现。”
“袁家界找了,没发现。”
“黄石寨前后山都找了,没发现。”
“鹞子寨、砂刀沟也找了,还是没发现……”
……
时间正一分分过去,时针已指向了十一点,寒风肆意侵袭。公园管理处值班处领导邓少斌果断下令:“金鞭溪沿线、砂刀沟沿线作为重点,大家再仔细搜索一遍,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和缝隙,一定要把廖先生安全找到。”然后,又和武陵源区协调,增加布置了梓木岗——水绕四门公路沿线、中湖——杨家界——砂刀沟游览线,以及森林公园和索溪峪各大宾馆饭店的搜寻小组。此时,由景区各管理单位值班人员、派出所民警、旅行社工作人员、民工、摊点商贩等组成的约五六十人的搜救小组在邓少斌的统一指挥下,又投入到了第二轮找寻过程中。零点三十分电话又响了,“人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在杨家界一岩屋里,中湖派出所民警找到了又累又饿,浑身冻得缩成一团的台湾客人廖先生,大家不禁欢呼起来。
原来,12月3日下午5点多,廖先生在金鞭溪紫草潭与团队走散后,走错了方向,顺着砂刀沟沿线朝中湖方向一直赶了两三个小时,翻过了月亮垭还是不见团队踪影,这时手机又没有电了,人也累得实在走不动了,直到看到一个大岩屋,于是就呆在那里等待救援。砂刀沟—杨家界—中湖搜救分队在仔细找寻了廖先生可能停留的主要线路无果后,在第二轮搜救过程中扩大了寻找范围,终于找到了廖先生。随后,救援小组驱车把廖先生送到了龙凤庵,接着又扶送下山,凌晨两点多终于把廖先生平安地送到了他入住的宾馆。
回来的途中,雨停了,寒风里大家忙活了半夜,又累又冷,但心里却觉得很温暖。
12月6日,廖先生所在的台湾省嘉义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萧博仁先生专程率团一行二十余人冒雨来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赠送锦旗以示谢意,“此次相助,不仅是寒风夜雨中寻到了迷路的廖先生,更是见证了两岸人民 ‘一脉相承手足情深’的浓浓情谊”。12月11日,台湾省商业协会理事长张平沼先生又致函申谢,“并祈继续推动两岸交流,为两岸人民福祗贡献心力”。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