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旅游网--是张家界领先的旅游信息提供和服务商官网  
张家界旅游网官网
游客评价 张家界天气预报
游客评价旅游问答自驾车游张家界山歌景点门票旅游地图摄影图库当地民俗游记攻略旅游租车中旅优秀导游旅游新闻联系我们

西部旅游 寻梦河西走廊

作者:webmaster 来源:张家界旅游网

  对于河西走廊,我心中一直怀有很浓的情结,从地理位置来看,它只是甘肃西部沿祁连山脉蜿蜒通往新疆的一条狭长的地域,在干旱贫瘠的西部,它以纵横的水系、富饶的物产和江南水乡样的绿洲而独秀一方,做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它看惯了古往今来的商旅走卒、世事更迭,成熟得像一位泡经苍桑的历史老人,但真正让我不能忘怀的,是它那曾经拥有的金弋铁马的辉煌岁月,它就像一只高高举起的铁臂,宣告了一个民族的兴盛和强悍,两千多年前,由汉武帝主导的那场帝国雄起的浑弘史诗,正是在这块土地上奏响了最强的音符,对中华民族而言,这里是一块值得永远朝拜的神圣的土地。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既然要追溯历史,我们不妨就逆时间的河流,看看在河西走廊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吧。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个游牧民族一直和中原更迭纷纭的朝代相伴,这就是存在于北方草原上的强大的匈奴。据《史记》记载,匈奴是神农氏和夏禹的后代,春秋战国时期被称做山戎,他们活动在塞北广阔的草原上,逐水而居,没有定处。当时在河西走廊上,生活着大月氏人、乌孙人和塞种人等土著居民,这些土著居民的祖先,可以远追到原始社会时期的三苗人,他们在中原的部落冲突中战败,就远徙到这块当时被称做“西戎地”的地方。
  后来,大月氏人强大起来,他们把乌孙人和塞种人从这里驱逐了出去,独占了河西走廊这块水草肥沃的土地,当时的大月氏拥有十万骑兵,势力强大。
  这时匈奴人也来到了河西走廊上,当时他们还没有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大月氏人没有把他们看到眼里去。这种状况在匈奴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后发生了变化,这个人就是匈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冒顿单于,这是一个出类拨萃的军事家,天生的匈奴统帅,在他之前一千多年的历史上,匈奴民族时大时小,时聚时散,只是茫茫草原上一支不起眼的部落,到了冒顿手里,匈奴北服诸夷,南抗强汉,跃马弯弓,称雄一时。正是这个冒顿单于引兵打败了当时的河西走廊霸主大月氏,把大月氏首领的头颅割下来,镶上了宝石做为饮酒的器皿。大月氏人被匈奴给打得彻底失去了信心,他们远远地逃到了沙漠之外的沩水流域,再也不敢跨入关内一步。
  强大的匈奴很快把河西走廊完全控制在了手中,唐朝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应是匈奴人这时生活的写照。燕支山即焉支山,位于河西走廊的南部,传说盛产美女,很多匈奴首领的妻子都出在这个地方,这里水草丰盛,山势险峻,匈奴人以焉支山为桥头堡,凯觎着关陇内丰腴的大汉王国。
  这时的汉朝正处于国力衰微、百业凋零之时,从秦末连年战火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贫穷得连给皇帝准备同样颜色拉车的四匹马都凑不齐,国内内乱不止,先是诸王判乱,然后吕氏篡国,把一个诺大的国家弄得风雨飘摇,孱弱无力。这给了冒顿单于难得的良机,他指挥匈奴铁骑屡屡侵入汉境,烧杀抢劫,大肆掳掠,甚至还将贵为天子的汉高祖给困到白登山上,一直困了七天七夜,差点结束了这位无赖皇帝的性命。从此大汉王国提匈奴而色变,窥胡马而远遁,整个北部国土沦为匈奴铁蹄的跑马场。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大汉王国采用了躬卑的和亲政策,想以此换来边境的安宁,但匈奴单于的胃口,岂是随便拿一个假冒的公主去敷衍就能让他满足的?他们无时不想提兵南下,把整个中原的锦绣江山尽收囊中,一时间大汉的北部边境黑云压城,生存危机迫在眉睫。
  像冒顿之于匈奴,汉武帝的出现,拉开了大汉王国强盛的大幕。趾高气扬的匈奴人不知道,当他们骑在汉人头上耀马扬威的时候,默无声息的大汉在文帝和景帝的领导下走过了韬光养晦的非常时期,国家的富足程度远非开国时期可比,“京师指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国力的充实,给武力的宣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刚刚走上皇位的汉武帝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北部国土,一个宏伟帝国的庞大计划正在他年轻的心里逐步成型,骄横的匈奴不可避免地成了这个帝国雄立于世的垫脚石,河西走廊正是在这样的时候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它高扬起了大汉帝国的猎猎战旗,用显赫的武功铸起了一块挺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之中的丰碑。

  莫道武威是边城

  武威,河西走廊最南边的一个城市,曾是长安以西最大的边陲要塞,单从这个名字上就让人感到一种雄浑壮阔的气势,二千多年来,它就象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雄踞在大漠边陲,保护着身后辽阔的国土。
  从兰州往西,火车一直行驶在一条窄窄的河谷里,河谷两边是光秃秃的荒山,褐黄色的土地赤裸裸地暴晒在太阳下,上面没有一点儿绿色。河谷里却是绿树成荫,一条水流清亮的小河蜿蜒在一块块麦田之间,村庄相连,阡陌纵横,一时间,我都错认这里是美丽的河西走廊了。人们最早不是从这里进入河西走廊的,因为前面有一座难以翻越的天堑——乌鞘岭。乌鞘岭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当地藏民叫它“哈香日”,海拨3562米,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志书记载这里“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现在这里修成了亚洲最长的铁路隧道,昔日的天堑今天已成坦途。过了乌鞘岭,就到了“金关银锁”的古浪峡,两边山势高峻巍峨,险要异常,这里是进出河西走廊的要道,自古就以“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的重要位置而闻名遐迩。
  过了古浪,眼前突然开阔起来,一直在车两边逶迤不绝的高山渐渐往天边越退越远,视野越来越开阔,终于极目所望,不见天际,只有一片茫茫苍苍的大平原,没想到河西走廊不是想象中的狭窄,它的土地竟这样广阔无垠。
  正是在这样广阔的土地上,才能出现骠悍威猛的关西大汉,才能出现如狼似虎的西凉大军,才能培育出三国时期马超这样神勇的将军。凉州,一个在我们史书上频繁出现的古地名,就是我们眼前的武威市。
  远在匈奴控制着河西走廊时,他们已在这里建起了城市,当时叫做姑臧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城市,据史书记载,姑臧的城址不呈方形,有头、尾和两翅,共七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形状像鸟,所以又称“鸟城”,形状又像龙,所以又称“卧龙城”。 从汉朝以后,历代朝廷都在这里设置州府,成了长安以西最大的都会,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公元前121年,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征伐匈奴,他带领大军从祁连山口进入河西走廊,转战五个匈奴属国,几乎抓住单于的儿子,杀死了匈奴的折兰王、卢侯王,俘虏了浑邪王的儿子、相国、都尉和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匈奴在河西十分之七的军力被一举消灭,河西走廊从此被打通。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显赫武功,汉武帝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武威。
  从此,历史记住了这个地名,也记住了这个年轻的将军,霍去病的名字就这么和河西走廊连在了一起,和大汉帝国的兴起连系在了一起,这个十八岁就开始从军的传奇人物,戎马一生,视驱逐匈奴为已任,连年征战于大漠荒原,终于把匈奴铁骑给驱赶到大漠深处,他那“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至今还回荡在河西走廊辽阔的上空。
  除了刀光剑影的战争史外,武威还是一个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城市,委婉优美的凉州词就发源在这里,唐朝著名诗人李益的故乡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古往今来,历代的文人骚客赞美这个地方,留下了大量歌颂它的诗词。“莫道武威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这是清朝诗人许荪荃咏武威的诗句,道出了它人杰地灵的辉煌历史。汉朝以后,这里先后曾是五凉的首都,大夏国也在这里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现在的武威拥有国宝“铜奔马”和“大夏碑”,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古老的城市在这个新时代涣发出了篷勃的朝气,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河西走廊的千里绿洲上。

  错将甘州当江南

  河西走廊有句谚语:“金张掖,银武威”,能把自己的名字冠在武威之前,张掖的富饶当然就不需多言了。
  张掖的别称叫甘州,和武威一样,周围地势平坦开阔,高大的胡杨一排排整齐地矗立着,把绿油油的麦田和葡萄地分割成一个个方块,田地间不时能看到流水潺潺的沟渠,和一路干旱的荒漠景色迥然有异。有史以来,张掖就以它丰富的物产而著称,史书记载这里林茂粮丰,四季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有大漠风光,又有江南景致,古人留下了这样的佳句“不看祁连山上雪,错把甘州当江南”。
  能让张掖这样丰饶的,当归功于贯穿其全境的一条有名的河流——弱水。看到这条河的名字,相信很多人心里会升起一种别样的滋味,这滋味来自于《红楼梦》中宝玉那句痴痴的情话:“任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从此弱水在情男痴女的爱情中间,扮演了一个试金石一样的角色。这条河流的历史十分古老,《尚书》上就有“导弱水至于合黎”的记载,而它之所以叫弱水,是因为它湍急清浅,不能用舟船渡河,古人认为它太赢弱,就把它称为弱水。而正是这条四季流淌的弱水,在张掖的土地上织成了一张沟渠纵横和水网,从而把这方大漠荒土,变成了塞外富饶的江南。
  匈奴统治时期,张掖是匈奴右贤王的领地,神勇的骠骑将军霍去病挥师西来,在这里击破浑邪王、休屠王部,俘虏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共59人,斩俘3万多人,清除了河西走廊全部的匈奴势力。从此匈奴被迫离开富饶的河西走廊,远远地遁入沙漠深处。史载匈奴歌谣当时唱到:“亡我祁连山,使我牲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丧国失家之痛让人叹息。
  汉武帝闻得霍去病大胜,就把这个地方取名张掖,其意思是“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一直到这个时候,中国这个巨人才开始伸起了臂膀,站直了身躯,巍然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

  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唐朝边塞诗人张籍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他诗中所指的沙场,就在这平野苍茫的河西走廊上,每当想起这首诗歌,我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远在大漠深处的古城酒泉。
  酒泉是霍去病的大军把匈奴铁骑赶到玉门关以西的大漠深处后欢庆胜利的地方,传说这里原来有一眼甘泉,汉武帝为祝贺霍去病取得的战功,特地从遥远的长安运来美酒赐给霍去病,霍去病把这御赐的美酒倾倒在甘泉里面,和部下的将士共饮,这个地方因而就以酒泉为名。遥想当时,万马千军,壮志已酬,将士同欢,那当是一幅多么让人心醉的画面,能见证这样一个历史时刻,这个地方是多么幸运啊!
  从张掖到酒泉,绿色越来越少,弋壁荒漠开始变得无边无际起来,地面看起来象干涸的河底,裸露着坚硬的沙砾,只有远处祁连山上的白雪,还能让人看到一点水的印迹。酒泉周围也是一片绿洲,但远没有武威或张掖那里看起来绿得辽遥,绿得醇厚,这里的绿色让人心疼,绿得让人小心翼翼,生怕哪一天黄风突起,就把这珍贵的绿色给吞没了下去。
  那种能盛装葡萄美酒的夜光杯是酒泉的特产,它们采于寒冷的祁连山上,被子工匠们一刀一凿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很久以来,我一直梦想有一天能站在酒泉的风沙里,举起一只夜光杯,喝一口产在这里的葡萄酒,体验一下古代边塞将士的慷慨情怀。可惜火车在这里不停,我只能遗憾地看着酒泉的灯火在车窗外一晃而过。
  和现在河西走廊里的各个城市相比较,酒泉是一个很富饶的城市,这得益于解放后在这里建设的大型钢铁基地,而另一个让酒泉人感到骄傲的,是建在这里的卫星发射基地,听说现在那里有一部分地区已经对游人开放,人们可以进到这个曾经神秘莫测的基地里,了解我国卫星发射的状况。中华民族曾经在这里举起了手臂,现在又在这里向太空展开了翅膀,承托了民族兴盛使命的这块土地,在今后的岁月中还将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酒泉城外不远的沙漠中,挺立着一个雄壮的关隘,这就是号称天下雄关的嘉峪关。经过它身旁时,太阳已经西垂,暮色中的嘉峪关在茫茫沙海中看起来那么渺小,这是明朝时期才修起来的边防建筑,和浑弘的大汉帝国相比,它不只是时间上的差距,更是气势上的差别,它只能把自己的疆土定格在这里,而大汉帝国的胸怀显然更为宽广,这片沙漠只是开疆拓土的一个驿站,他的目光在看着那更加遥远的大漠深处,他的军队已在朔风黄沙之中向遥远的玉门关外挺进了。

  春风不渡玉门关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这个名字,看上去就那么华丽尊贵而让人惊叹。
  做为河西四郡中最西边的城市,敦煌的历史一直让我感到惊讶。整个河西走廊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金弋铁马的拓疆史,西汉大军把匈奴铁蹄从武威一直赶到大漠深处,而把西域诸国揽入华夏版图,最前沿的地方也是敦煌,处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敦煌理应血雨腥风,烽烟不绝。但在历史上,这里却没有成为军队杀伐的战场,反而成了一个佛教东传的重要枢纽,成了一个人文荟萃的兴盛之地。
  河西走廊的打通,把遥远的西域国家与汉朝连在了一起,开始有了名闻天下的丝绸之路,敦煌正当丝绸之路的要冲,是当时中西方交通的“咽喉锁钥”, 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往来不绝,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西汉把它从酒泉郡中分立出来,单独设立了敦煌郡。在后来汉朝对西域诸国的战争中,敦煌一直承但着大后方的作用,为前线将士转运粮草,提供军队休养生息的处所。也许正是这样相对平静的环境,才造成了敦煌在河西四郡中特殊的成就。
  敦煌发达的文化培养出来的一大批文人名士,如号称"敦煌五龙"的索靖、汜衷、张彪、索介、索永,他们都以文学闻名当时。索靖还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而著名的草圣张旭这是出自敦煌。经学大师宋纤、郭王禹、刘日丙等,在敦煌讲学授徒上千人,敦煌人阚马因撰写的《十三州志》,是我国古代重要地理著作。天文学家赵匪文及索袭、宋繇、张湛等知名的学者同样也是出自敦煌。
  和这些名人比起来,更让世人惊叹的,当是佛教圣地莫高窟,那一座座金碧辉煌的石窟,那一幅幅色彩斑烂的精美壁画,那些珍藏在石窟中的浩如烟海的文物,都无不让人感到震憾。不知道我们的先人,何以的沙漠瀚海之中选中了这样一个地方来珍藏这些艺术珍品,难道敦煌这个地方真有超乎尘世的灵气和造化吗?
  敦煌以西,就是有名的阳关和玉门关,这是古时出入西域的两条道路,那些使节或商人,在敦煌稍做歇息后,就要顶着灼人的太阳向沙漠深处进发了,到了这样的关隘之处,回望中原苍茫一片,眼前的沙漠看上去无边无际,前方征程生死难料,一步之外也许就是天涯永别,此情此景,任谁不会慨然长叹、淆然泪下呢?
  可惜我乘坐的火车没有从敦煌经过,夜半时分,在一个叫柳园的车站停了下来,从地图上我知道这儿向南就是敦煌了。夜色中我隔了车窗望着南方,在天边星星隐约的地方,有一个沙漠中的圣城,那里有一群反弹琵琶的仙女,能天使一样飘荡在空中,我努力瞪大两眼,在幽深的夜空中搜寻,看是否有这种被称做飞天的女神在那午夜的星空中飞翔。
  列车缓缓前行,我当然没看到梦中的飞天,辉煌的河西走廊在身后越去越远,也许现在我已经跨过了阳关地界,前方是无边无际的弋壁沙漠,河西走廊像一只伸出的手臂,这会儿正在向我告别,它也像一只母亲的手掌,正在欢迎着前方沙漠深处儿子的回归。

出处:洛阳BBS 作者:ryxgp

最近新闻推荐

网友评论
加载中……
加载中……

























三日游 |  公司荣誉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zhangjiajie |  张家界旅游团 |  贵宾留言
张家界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7*24小时 Email:gozjj@163.com
TEL:0744-8355777 2162777 2162999 8203888FAX:0744-8863888
 营业执照号:L-HUN-GJ00012 地址:中国·湖南张家界市中心汽车站四五楼 邮编:427000
张家界旅游网 Copyright © 2000-2017 www.zjj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张家界旅游
张家界 张家界旅游攻略 张家界攻略费用 张家界旅游报价 张家界玻璃桥 长沙会议 Zhangjiajie 张家界攻略 张家界旅行社 張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