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旅游网--是张家界领先的旅游信息提供和服务商官网  
张家界旅游网官网
游客评价 张家界天气预报
游客评价旅游问答自驾车游张家界山歌景点门票旅游地图摄影图库当地民俗游记攻略旅游租车中旅优秀导游旅游新闻联系我们

全国模范导游员孙树伟:"导"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webmaster 来源:张家界旅游网

  他是青岛市目前仅有的三名高级导游中唯一仍"奔波"在一线者;他是个地道的工作狂,曾经创出一年带团328天不回家的纪录;他作为家中的长子,却曾经连续七年没有回家过年;惋惜于目前导游业的"后继无人",他创办了山东省首个"导游工作室"……天道酬勤,2006年10月27日,孙树伟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模范导游员"称号,成为全国近30万导游的楷模。

    创造一年在外带团328天的纪录

    1989年,孙树伟参加了全国导游考试,成为第一批拿出导游证的人。从此以后,他就和导游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90年代初期没有电话、传呼等通讯工具,而工作又要求导游必须陪客人同吃同住,因此常常几个月家里都没有他的消息,而孙树伟也为工作"发了狂":在1990年的时候创造了一年在外带团328天的纪录,当他回家看望父母时,由于旅途奔波劳累,父母竟然愣了足有一分钟没认出他,随后就抱着他大哭起来。

    孙树伟说,到现在他仍然清晰记得1991年大年三十晚上,由于第二天要去南京接一个香港团,他坐上20:02的火车。当火车离开站台时,他清晰地听到四周响起了鞭炮声,站台上他的父母正躲在暗处抹泪。孙树伟说,"直到1997年我母亲突然离开,我才终于下定决心要尽长子的责任,好好在家里陪老人过个年。"

    据孙树伟回忆,在1995年以前普通老百姓出游很少,导游主要的工作是接待国外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旅游团,由于自己的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中国内地的形象,因此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在接待游客时格外小心。有一次,一个客人在吃饭时和孙树伟说:"你们导游为什么只说中国好的地方不说不好的地方呢?据我所知就是在青岛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呢。"对于这种明显的挑衅行为,孙树伟很礼貌地做出回答:"中国现在正处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可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说,早在几年前青岛就已经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这件事情过后,这位客人明显对孙树伟多了几分尊重,甚至在离开时还非要给孙树伟200元小费。孙树伟拒绝了,后来这位客人在机场对他说了一句话:"孙树伟你是好样的,下次我一定还要来,来了还要找你!"

    1992年,仅仅工作三年的孙树伟由于表现出色被提议任命为国内部经理,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机会,因为在导游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当导游是没有前途的,最终出路不是当经理就是改行。权衡再三,孙树伟放弃了提升做经理的机会,坚持工作在第一线,当时的他正在学习说粤语。天道酬勤。两年过后,孙树伟已经能用一口地道的广东话讲解山东各地的景点了。十几年后的今天,孙树伟已承担起青岛导游粤语的培训工作。

    打破"游客一地不二游"的神话

    "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可见导游工作的重要性。孙树伟说,游客到一个地方旅游,如果没有导游,他们看到的可能就是一棵树或者一块石头,导游的作用就是让树和石头有故事可循,带游客进入那个神话世界。

    1998年,公司接到新加坡的一份传真,点名要孙树伟带28位新加坡老师游览山东各地,并且强调,如果孙树伟不上团,他们就不来青岛了。孙树伟接团后,发现超过大多数老师人手一部录音机,对他的讲解词边听边录。车到酒店,坐在前排的两个人对孙树伟说:"你还认识我们吗?"孙树伟疑惑地摇摇头。"3年前我们曾来过青岛,您是我们的导游。我们两人对您的讲解印象很深,回到新加坡后和同事说起您来,大家都很敬佩。这次我们20多位老师是特意组团向您观摩学习的,回国后我们要把录音放给上国语课的学生听。"

    今年4月份,十多位这个旅游团里的成员再次冲着孙树伟来到了青岛,考虑到他们曾经游览了崂山和市内的主要景点,孙树伟根据青岛的季节,带他们游览了杜鹃盛开的大珠山,去崂山农家吃了农家宴。"青岛本身就非常美丽,人杰地灵。导游员在讲解过程中不但要引导客人欣赏优美的景色,更要把青岛的内涵介绍给客人。让客人们不仅仅看到青岛的美丽景色,更要了解青岛,喜欢青岛人,否则就是愧对青岛700多万父老乡亲。"孙树伟如是说。现在,他虽然做了副总经理,但是活跃在导游一线,每年都要带十几个团,这些团中大部分都是他的老顾客。他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打破了旅游界"游客一地不二游"的神话,也让青岛在游客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99年,一个来自香港的旅游团到青岛游览,领团点名要用漂亮的女导游。但是公司考虑到孙树伟有丰富的接待经验,广东话也说得很好,便派孙树伟去接团。当客人看到是个男导游时非常不满意,但是孙树伟却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宽广的知识面打动了游客:在八大关游览时,孙树伟没有像其他导游一样,带着游客在公主楼和花石楼前一站便离开,而是从公主楼前花丛里的一种叫"杜仲"的花草的典故讲起,再讲各个建筑的风格与故事,让游客听愣了神;当在海边看到有人拍婚纱照时,他就会给客人讲解青岛各个地方的婚俗习惯;出了青岛后每游览一个地方,他都会用当地的方言给客人来几句;在车上本来是最容易冷场的时间,可是孙树伟却把握住了这个时间,对游览的上一个城市作出概括,对下一个要去的城市作一个大体描述……一周的时间过去了,这个团里的很多客人要了孙树伟的电话号码,原来对公司的埋怨一扫而空,其中的一个客人甚至说:"我们只跟孙树伟的团。"

    没有耐心就不要做导游

    孙树伟说,导游讲解最大的特点是重复性非常强,没有新奇感,需要导游自己琢磨新东西。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游客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城市,因此他们对一些可能导游认为很平常的东西也会产生兴趣,这就需要导游换位思考。

    孙树伟有一个"释疑本",上面都是游客不经意间透露的"问题",之所以建立这个本子,源于一个香港客人的问题:有一次,一个香港客人在香港中路上游览,指着路边马路上的树说,孙导,你们青岛也种荔枝啊?怎么还种在马路上?孙树伟顺着他说的方向一看,原来他把法国梧桐当成荔枝树了。于是,孙树伟在纠正了客人的说法后,细心的他也发现了向客人介绍青岛特质的新途径:比如说青岛的车站都是港湾式的,生在青岛的名人都有哪些,青岛人最爱的休闲方式是什么……为了让客人更好地了解青岛,他把青岛的著名品牌用山东快书编成了顺口溜,把青岛的特产编成了相声,很多客人在走时都能背下来:北京三件宝/景泰蓝/象牙雕/玉器玲珑精又巧/……山东三件宝/烟台苹果/莱阳梨/贝雕工艺属青岛……"在这段导游词里,他把全国31个省的特产都"串"了一遍;青岛的鞋业很有名,他就把100多种鞋的名字像相声里的'报菜名'一样一口气念完……每次孙树伟的这个"包袱"一抖,总能调动起全场游客的兴趣。孙树伟对此却说:导游就像话剧演员,对所讲的"台词"必须要一丝不苟,否则,你的讲解就不会流畅,同时,也达不到可以欣赏的要求。

    对于怎么做个好导游,孙树伟说要有积累,更要靠的是细心和耐心,不要怕麻烦。把游客不经意的疑问当成导游自己必须能解答的疑问,那么久而久之就会"炼"成一个好导游。为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天文地理、哲学、经济甚至中医等各方面的书籍,家里的藏书竟然达到了8000多册,并且对电影配音、诗朗诵、评书、山东快书、数来宝、天津时调和相声等等他都做过研究。为了保证不同层次客人的需要,他准备了三份导游词,一份是给专业性人士准备的,还有两份是给普通游客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准备的。在他从事导游工作的18年中,没有一个游客投诉,即使有的游客故意刁难,他也总从自身找问题:"导游本身就属于服务性行业,没有耐心就不要做导游。"

    为导游事业"树"人

    2003年的"非典"对旅游业的打击很大,和很多人一样,孙树伟对当时旅游业何去何从也充满了迷茫。于是他决定到高校当一名老师。正当他下定决心退出旅游圈时,很多年轻的导游给他打电话、发短信问他自己该怎么办。权衡再三,考虑到有许多年轻人需要他的帮助,他决定留下。

    笼罩在旅游业上空的"非典"阴霾扫过之后,怎么为旅游业保护好"苗子"的事情却在孙树伟的心中扎下了根。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备,2004年4月,"孙树伟导游工作室"在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成立,成为全国第一个由导游员自主成立的专业导游机构。

    "如果别人说我是最好的导游,那么我感到很悲哀。应该有很多新人好苗子他们比我更有潜质,保护好他们,也就是保护好导游事业。可是现在由于导游业不规范,黑导游一方面使得年轻导游做好导游的信心受挫,而另一方面导游没有基本工资,使得很多苗子因缺乏安全感而中途退出,我感到很痛心。"孙树伟说,"我希望通过工作室,把优秀的苗子先召集起来,给他们一定的保障,然后再把他们培养成著名金牌导游,在游客中建立公信度,优秀金牌导游不会带着大家乱逛店,乱收回扣,但是导游一天的费用会相对高一些。这样年轻的导游既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导游事业,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整个社会的导游业回归理性。"孙树伟的愿望很美好。

    两年间,孙树伟免费培训的导游人数突破2万人。而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工作室先后"走出"三个青岛市导游大赛第一名和多名市"十佳导游"。最让孙树伟骄傲的是,与自己获得"全国模范导游员"同日,"孙树伟导游工作室"导游王佳也喜获"全国优秀导游"称号。那天,孙树伟对王佳说:"记住,从今天起你就和黑导游彻底划清界限了。你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考虑到奥运旅游是青岛旅游业的主打牌,很多游客都是冲着奥运旅游来到青岛这一现状,孙树伟决定培养一批精通奥运、精通奥运景点的导游。他说,很多导游虽然意识到了奥运的重要性,也常常把"相约北京、扬帆青岛"挂在嘴边,但是由于缺乏奥帆赛的相关知识,常常会被游客问得哑口无言:青岛奥帆赛的具体举办位置在哪里?哪一座建筑是奥运村?比赛场馆现在为什么不带着我们去参观?…… "作为城市的推介者和奥帆赛的'宣传者',让导游员尽快掌握奥帆知识、扩大奥帆赛的影响显然已经迫在眉睫。" 孙树伟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

    当记者问及他为什么不收培训收费时,孙树伟说,"我也想赚更多的钱,但是做一个人也必须要有良心,对于导游这个行业来说,如何让其回归理性,比赚钱重要得多。"

    人物小传

    孙树伟,中国旅行社总社(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从1989年从事导游工作开始,18年来始终奔波在一线。作为第一批拿到导游资格证的人,他把导游事业看得很神圣,把做好导游看成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由于自己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他连续三年获得青岛市"天马杯"最佳个人。1992年,他又被评为"山东省旅游行业先进个人"。为了给导游事业留住苗子,他又带头成立了山东省首个"导游工作室"。2006年10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导游大会上,孙树伟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模范导游员"称号,成为中国首批11名模范导游员之一,山东省只有他一个人获得此项殊荣。(本报记者 贾 臻)
 
《青岛日报》 2007年6月20日 

最近新闻推荐

网友评论
加载中……
加载中……

























三日游 |  公司荣誉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zhangjiajie |  张家界旅游团 |  贵宾留言
张家界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7*24小时 Email:gozjj@163.com
TEL:0744-8355777 2162777 2162999 8203888FAX:0744-8863888
 营业执照号:L-HUN-GJ00012 地址:中国·湖南张家界市中心汽车站四五楼 邮编:427000
张家界旅游网 Copyright © 2000-2017 www.zjjo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张家界旅游
张家界 张家界旅游攻略 张家界攻略费用 张家界旅游报价 张家界玻璃桥 长沙会议 Zhangjiajie 张家界攻略 张家界旅行社 張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