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日报《旅游周刊》召开理事会联谊会
作者:webmaster 来源:张家界旅游网


2月27日,市旅游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百龙天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张家界西线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代表参加了张家界日报2008年《旅游周刊》理事会单位联谊会。会议就如何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总目标以及媒体与旅游企业如何携手办报、共图大业、共谋发展进行了对话。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美林,副市长肖凌之参加了联谊会并讲话。
社长卢小珊对市领导和各旅游企业负责人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她说,张家界以旅游立市、旅游兴市,旅游宣传是张家界日报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加强旅游宣传工作,实际上就是加强宣传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前,我们正迈入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实现张家界发展第二次跨越的新征程,围绕工作中心,做好旅游宣传意义尤为重要。张家界日报《旅游周刊》离不开旅游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旅游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旅游周刊》这方平台的呐喊和助推。
总编辑杨慈安向与会领导和企业代表介绍了《旅游周刊》的采编思路和当前周刊各版面的设置情况。他介绍说,张家界日报《旅游周刊》自创刊以来,以“面向旅游、服务旅游”为宗旨,宣传和推介张家界的各个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已成为我市对外进行旅游宣传促销最集中、最主要的一个载体。作为地方党报,我们除了宣传好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更要关注地方经济,而我市的经济重头戏就是旅游经济,只有为旅游做好了宣传,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副市长肖凌之在联谊会上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张家界日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今后的办报思路,他指出,只有办好、办活、办出特色、办在广大读者的心坎上,体现广大读者的意愿,广开言路、广纳善言、聚集各方面的智慧,这样党报才更有生命力、更切合广大读者的需求,才更能全面地实现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引导和舆论支持。张家界日报《旅游周刊》是宣传张家界旅游的重要阵地和窗口,作为张家界的一份子,企业对这份报纸一定要高看一筹、厚爱一等,要精心地呵护。也只有得到了大家的关注,这份报纸才能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有效地为我们的旅游服务。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美林指出,要想把我们的报纸打造成一流的报纸,就一定要总结办报经验、探索办报规律。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办报模式,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要解放思想,围绕“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打造世界旅游精品”来积极宣传。要开阔眼界,扩大视野,不能就张家界办张家界日报,不能就张家界市场办张家界日报,同时,这也对我们的办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共同办好张家界日报,办好张家界日报《旅游周刊》。
各理事会成员单位的成员也踊跃发言,就今后如何与《旅游周刊》加强合作,互惠共赢,以及如何共同办好张家界日报《旅游周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张家界日报《旅游周刊》前身为《旅游周末》,于1999年创办,对开四版套红,2001年更名为《旅游周刊》,2005年正式改版为四开八版彩印的《旅游周刊》,同时在办刊和经营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旅游业界和游客以及新闻同行的普遍好评,逐步成为《张家界日报》的一个品牌。
从2004年开始,《旅游周刊》邀请全市知名旅游企业参与办报,成立了《旅游周刊》理事会,制订了理事会章程,对各自的责、权、利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以实现互利互惠,媒企共赢。其间,与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策划了“穿越天门、飞向21世纪”特刊、“俄罗斯空军穿越天门特技飞行表演”特刊;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金鞭溪管委会组织开展了“诗情画意金鞭溪”同题征文活动;与张家界西线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策划开展了“西线风光惹人醉”征文活动等等,都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应,征文都已集结出版。还组织了《旅游周刊》理事单位巡礼系列报道、“武陵源景区大拆迁”系列报道、“记者景区看和谐”系列报道等富有创意的宣传报道策划。同时,还利用城市媒体相互交流合作的优势,通过全国各地市报纸及网络进行推介宣传、树立品牌,为广大旅游企业、特别是理事会成员单位节约宣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