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旅游反哺农业实现跨越发展
作者:张娟 陈振华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2008年,武陵源区坚持“旅游反哺农业”的方针,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公路建设大发展。该区紧紧围绕大通道、经济干线及农村公路,狠抓公路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投资864万元,完成11个行政村33.1公里的通畅工程建设。总投资2.78亿元建设阳龙公路,现已完成80%。全区各建扶村在后盾单位的支持下,投入460余万元,新修村组公路39.8公里,桥梁4座,整修公路23.3公里,大大提升了武陵源区的交通形象,改善了农村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行条件。截至目前,该区公路通车里程达266.3公里,水泥路通车里程比2000年增加了150余公里。全区6个乡镇处全部通水泥路,36个村(居)委会实现通畅目标,通畅率达92.3%。
农田水利大进步。该区始终着眼于农业的长远发展,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狠抓防洪减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解困、节水灌溉“四大工程”。2008年,投入75万元,新修防洪堤0.6千米,新建灌溉水渠2.5千米,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00亩,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争取资金655万元,完成了中湖、袁家界土地整理项目;投入111.9万元,新建农村安全饮水项目10处,新建水池、水井25口,铺设供水管道19.9千米,解决了农村1950人的饮水困难;筹措资金81万元,修复供水工程22处,水池36口,供水管网39.6千米,改善了8000人冰冻受灾饮水困难;投入275万元,完成了22处水利除险加固工程,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村容村貌大改观。大力开展农村沼气池建设,推广清洁能源;在各乡镇实施了改水、改厨、改厕工程,完成“三清五改”900余户,新修垃圾处理池250口,各乡镇道路沿线实行了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分类处理。补助资金40万元,新建农村地质滑坡、灾民安居房40户,使苦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投入20万元,对索溪峪镇双星村通往观音洞景区公路两旁村民私房实施了“穿衣戴帽”工程,乡村环境得到根本性改观;对索溪峪镇双峰村、协合乡杨家坪村进行了村庄整治试点,坚持积极引导、村组自律、全村参与、以奖代投的试点村建设为原则推动新农村建设。
广播电视大跨越。该区将2008年确定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年”,启动了乡村网建设,乡镇发展有线电视用户700户,投资135万元,架设主干线光纤36千米,新增“村村通”广播电视自然村88个,免费为村民安装有线电视600户,新增农村收视需求人数达6200余人,基本满足了全区农村广大群众的收视需求。全区已基本形成无线、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体系。
村级阵地大改善。今年,该区投入90万元,新建了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解决2个无办公用房社区办公用房问题;维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个,完善了所有村部的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了“远程教育”站点的使用,强化了村级活动场所的功能。
网友评论
张
家
界
旅
游
网
张
家
界
领
先
的
旅
游
信
息
提
供
和
服
务
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