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带三化”特色经济在凤凰县越来越显示出特有的活力
作者:张家界旅游网 来源:www.zjjvip.com
4月6日,凤凰县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1至3月,该县已接待国内外游客94.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1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438.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32%、14.2%、1.41%。今年第一季度该县财政增幅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四成。如今,以旅游为龙头产业,“一业带三化”县域特色经济在凤凰县越来越显示出特有的活力。
近年来,凤凰县委、县政府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同时,还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定位,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围绕旅游产品生产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旅游发展高效农业,围绕旅游提速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在发展中探索“一业带三化”县域特色经济路子。
围绕服务旅游,凤凰县加大整合民族民间工艺资源力度,扶持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发展蜡染、扎染、银器等民族文化旅游商品,通过精加工、集约化、创品牌,使小商品形成大产业。几年过去了,凤凰古城涌现出旅游商品经销店500多家,以盈丰公司为代表的旅游商品加工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围绕服务旅游发展,凤凰县大力推进水果、蔬菜、畜牧、烤烟、劳务等农村支柱产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郊区农业”,建成了以县城周边乡镇为主的万亩商品菜生产基地,以中低海拔地区乡镇为主的10万亩优质常绿水果开发带,以国、省道沿线乡镇为主的千亩观光农业示范园,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现在凤凰县仅一年的姜糖生产,就要消耗生姜200多吨,仅姜糖产业就实现年产值1亿多元。
围绕服务旅游发展,凤凰县按照“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开发新城、修复长城、打造名城”的战略要求,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要求,该县将古城保护责任分解细化到部门、单位、社区、个人,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将凤凰古城划定为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和区域控制区,建立健全古民居、古建筑的长效保护机制。
此外,凤凰文化旅游的兴起还带动该县商贸流通、运输仓储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据统计,旅游产业为凤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全县涉旅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几年来,凤凰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2009年,全县居民银行储蓄存款余额达20多亿元。
凤凰县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的高度关注。李源潮两次在中央党校举行的县委书记培训班上讲到县域特色经济的时候,专门举例谈起了“凤凰现象”。
“凤凰县的特色经济发展,从来就没有离开州委州政府的关心与支持。正是有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凤凰的发展才会有今天这样良好态势。”全程见证凤凰文化旅游从事业到产业、到支柱产业、再到主导产业,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凤凰县委书记张永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感激地说。
2009年6月17日,州委书记何泽中冒着炎炎烈日,率州直相关部门来到凤凰,对凤凰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专题调研,会上,他说:“舞活凤凰旅游龙头,全州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大力保障,这是肯定的。”
2010年3月29日,州委副书记、州长叶红专再次率相关部门对凤凰文化旅游进行调研。他说:“对凤凰的发展我是非常关心的,我始终把自己当成凤凰人。”
眼下,经过凤凰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扩大会议确定的沱江风光带三期工程、环保节能亮化工程、南华山整体开发等10个重点项目已经有序启动,一个宜居宜游的“天下凤凰”将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