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土家文化
作者:刘斌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近些年来,张家界的发展十分迅速,从人民广场到常张高速,从四路改造到新火车站,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然而欣喜之余,你是否察觉到有一些东西却已离我们远去。
林立的高楼替代了青葱的田地,那些靠地吃饭的人们上哪儿去了?豪华的小区替代了古老的吊脚楼,那些朴实善良的人们上哪儿去了?平坦的柏油路替代了悠悠的青石板路,那些无忧无虑的人上哪儿去了?精密的机器替代了粗糙的农具,那些自给自足的人上哪儿去了?在快节奏生活的风暴无孔不入的今天,土家文化上哪儿去了?
也许有人会说,就算它消失了又怎样?张家界是以它的奇山秀水而闻名于世的,与文化并无多大联系。游客来这儿就是为了欣赏风景,放松心情,与文化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多它不多,少它不少。况且它的手工生产方式的效率远比不上机器生产,非但不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会阻碍发展,所以还是尽早消失的好。
如果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你能想象在天门山之上建一座摩天大楼,或是乘一艘油轮行驶于宝峰湖是怎样的情形吗?
我们张家界人拥有两笔遗产,一是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这是上天留下的;二是悠久厚重的土家文化,这是祖先留下的。前者吸引了大量游客,后者是张家界美得更具有内涵。两者关系密切,任何一个都不能抛弃。因为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了土家文化,天子山就是一座空山,即便它有茂密的树林;如果没有了土家文化,茅岩河就是一条死水,即便它仍在流淌。风景诚可贵,文化价更高。风景因文化而充满活力,文化也因风景而更加灿烂。如果说,张家界的景色是美丽的外表,那么土家文化就是它高雅的灵魂。我们难道要舍弃灵魂而只追求空洞的外在美吗?
土家文化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旦它真正的消失了,那将是一笔无法挽回的损失。当我们吃不到霉豆腐、腊肉的那一天,当我们看不到摆手舞、毛古斯舞的那一天,当我们听不到山歌、民歌的那一天,当我们欣赏不到阳戏、傩戏的那一天,我们再意识到土家文化不复存在时,已经很迟很迟了。
我梦想有一天,市中心耸立擎天的大楼的同时也装饰着土家民宅。我梦想有一天,吃不仅有牛奶面包,还有米糍粑、年糕。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同学唱的不光是《双截棍》,还有《马桑树儿搭灯台》……
不,这不是梦想,这必须成为现实。只有依托秀丽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张家界才会成为真正的享誉世界的旅游精品。
(作者系 张家界市一中高280班, 指导老师/秦勇 )
网友评论
张
家
界
旅
游
网
张
家
界
领
先
的
旅
游
信
息
提
供
和
服
务
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