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不平凡的五年
作者: 来源:张家界日报社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落实市第四、第五两次党代会和市四届人大会议确立的各项任务,坚持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开放,抢抓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打基础、调结构、增实力,基本实现了“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的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到2008年,预计全市年生产总值达到186亿元, 比2003年增长82.3%,年均增长12.8%: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2540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9%和20.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760元和2970元,年均分别增长10.3%和9.8%。经济结构不断改善, 三次产业比重由 2003年的18.7:23.5:57.8转变为17.2:24.7:58.1,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4.7%,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5.7%。
——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大市的跨越。五年来,全市上下充分发挥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精心打造旅游产品,大力推进旅游设施建设、搞活旅游市场营销、加强旅游环境管理,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全市五年累计接待游客7955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达579.5万人次,共实现旅游收入373.52亿元,分别为前5年总和的2.7倍、4.5倍和3.1倍。2008年,在冰雪冻雨灾害、国家假日政策调整、汶川特大地震、世界经济危机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市旅游接待总量和收入仍然比2003年分别增长1.2倍和1.6倍。核心景区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成功创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天门山不断上演张家界旅游新传奇,五星级酒店实现零的突破……,张家界旅游以其勃勃生机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的发展,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全市抢抓机遇办大事,组织实施了104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其中常张高速公路、张桑张罗公路、火车客运新站、机场西平滑及站坪扩建工程等55个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城乡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正顺利推进,张花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区扩建”工程,五年共完成中心城区30多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9公里,建成126公里给排水管网、22公里城市防洪堤、3个污水处理厂和三望坡生活垃圾填埋场,新增城区绿地327万平方米,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增强。大力实施城镇体系建设,县城扩容提质取得显著成效,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1%,比2003年提高8.85个百分点。五年来,我们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市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占建市20年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8%,其中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比前五年增长65%。
——依托旅游资源和市场优势,推进了新型工业和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五年来,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开拓视野,发挥比较优势,完善政策措施,下定决心抓工业,实现了工业经济成长加快、规模扩大、效益提高的目标。先后引进并建成投产20个重点工业项目,旅游商品、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产业不断壮大;坚持用先进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累计完成技改投资40亿元;突出工业园区建设,张家界、慈利工业园规划已经完成,体制基本理顺,机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桑植工业园建设开始起步。200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可达34亿元,年均增长16.4%,比2003年增长1.1倍。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提高14.7个百分点,利税达到3亿元,比2003年增长2.4倍。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现代物流等产业方兴未艾;围绕旅游服务,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房地产等市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1%。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全市始终坚守生态环境保护这条底线,坚决关闭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严厉整治乱开滥采镍钼矿等违法行为,积极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节能减排实现省定目标,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双双达标。
——“三农”工作全面加强,扶贫攻坚实现重大突破。五年来,全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免除农业税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坚持以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培育烟叶、草食牲畜、林药、瓜果等支柱产业和城市农业、旅游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着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着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发展劳务经济,着力打好扶贫攻坚仗,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面貌变化。五年间,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1%,2008年达到32亿元,总量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多。五年间,全市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260公里,100%的乡镇和96%的村通了公路,90%的乡镇和68.5%的村通了沥青、水泥路;共兴建576处集镇供水和农村人饮工程,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16.5万人;投资2.98亿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11.2万亩,新增耕地3.7万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发展农村沼气3.9万口,完成退耕还林61.6万亩。五年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97亿元,整体实施232个重点村的扶贫工作,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2003年的18%下降到8%。
——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民本民生不断改善。全市各级政府在致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建设,突出解决民本民生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观免费就学,城乡中小学D级危房全部消除,教育“两基”工作通过国家整体验收。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5%。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农村广播电视 “村村通”和城区电视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预防体系和医疗卫生应急机制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执法全面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全省提前两年实现区县全覆盖,农民参合率达到87.7%。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观预期目标。体育实现全运会金牌零的突破。争取西部开发和民族地区优惠政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就业再就业实现统筹,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五年来,全市人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城镇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42.96和35.99平方米。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连续五年胜利完成省定为民办实事任务。2008年, 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宣告兴办的6件实事全部办成,确保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和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的“两项承诺”也基本实现。五年来,全市大力加强社会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生产责任监管,疏理信访诉求渠道,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五年来,市人民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的监督,充分听取和积极采纳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不断高涨。扎实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专项治理,全社会法制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政府决策能力建设,发展思路进一步理清。从实现旅游资源大市到旅游产业大市跨越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推动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发展、实现第二次跨越的发展理念;在“旅游立市、旅游兴市”的方略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旅游经济结构,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际风景休闲旅游城市的历史任务;围绕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提出了“以旅游业为主导,新型工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加快城市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扶贫攻坚”的工作思路。着力政府执行能力建设,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相继制定了《张家界市“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建设纲要》等一系列规划蓝图,出台了《张家界市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完善了城市规划管理、征地拆迁补偿、项目建设行政性收费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基本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澧水风貌带等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城区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务服务环境不断改善。
网友评论
张
家
界
旅
游
网
张
家
界
领
先
的
旅
游
信
息
提
供
和
服
务
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