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界节令习俗
岁时,即正月初一日晨,开门对东方作揖祝圣;归者跪拜尊长,日拜年。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谓亲厚。过上九日谓迟年。妇女于夜间迎紫姑神,谓"请七姑娘"。
- 土家饮食
“嘴巴两块皮,只想好的吃”,凡到张家界的客人,都想尝尝土家的民间食品。
- 土家赶年(图)
张家界土家族团聚过年,有其独特的习俗:若腊月大则二十九过年:腊月小则二 十八过年。土家人把提前一天过年称之为“赶年”。关于“赶年”,民间有这个 传说:
- 土家服饰(图)
比较而言,土家族服饰没有苗族那样穿金戴银,更接近生活型、实用型。民国以来,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男人以青、蓝、白或条纹布为主,长二三米,一圈圈地缠绕在头上,包成人字路;女人则多为青丝帕或自印花头巾,
- 土家族三棒鼓(图)
三棒鼓,唐代称三仗鼓,约于明代传入本境,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每年春节,艺人们结伴走村串寨拜年,表现对象不分贫富,户户必到。如遇贫寒之家,表演者将别家赠送的礼品相送,意在人人过节欢喜。
- 苗族爬刀梯
爬刀梯,苗族独步天下、惊险绝伦的艺术奇葩。
- 湘西傩戏(图)
傩戏(拼音:nuóxì),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
- 湘西苗族木叶传情(图)
湘西苗族男女找对象,谈恋爱,兴“赶边边场”,土家男女却用木叶传情。 土家人天天在深山与鸟儿、蝉儿为伴,寂寞了,高兴了,忧虑了,或有什么隐秘心事,便摘片木叶几,吹起无词曲儿来
- 张家界民间歌谣
张家界民间歌谣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精深博大,门类繁多,分劳动歌、生活歌、时政歌、历史叙事歌、山歌、情歌、丧歌、寿歌、摇篮歌、宗教祭祀歌、上梁歌、哭嫁歌及各种民间小调等。
- 苗族人为什么佩带银饰
苗族人佩带银饰有四种作用: